2018年第4期目录
【重返八十年代】
作为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的黑格尔
——刘再复主体性文论思想来源再考察 杨水远(5)
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(1987年 47岁) 庄园(14)
八十年代:“新启蒙”背景下的苦难叙事 毕光明(28)
【比较文学】
从《连尔居》到《己卯年雨雪》 熊育群(36)
论澳洲小说家对《浮生六记》的文化误读 张丽丽(39)
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命题
——采访罗鹏 姚新勇(47)
【域外汉学】
选择与过滤:唐宋豪侠小说在日本的异域想象 吴双(51)
古文家钱基博对文学革命的退让与反击 [澳门]龚刚(59)
【台湾文学研究】
重论洛夫《石室之死亡》 董迎春
庞代江(66)
从“图画”到“书法”
——论王文兴的现代主义写作 陈云昊(72)
极致客观深处的强烈主观
《目送》修辞策略分析 杨彬(80)
【华裔文学研究】
回首来时——谭恩美访谈 蔡志全译(88)
《骨》:唐人街的内部故事 蔡晓惠(93)
解析《裸体吃中餐》的隐喻 刘利华(101)
【华语电影研究】
许鞍华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边缘叙事 向洁茹(107)
《倩女幽魂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任增强 [新加坡]王兵(113)
【华文文学巡礼】
离散与聚合:全球化时代的欧华文学 陆卓宁(119)
封二 本刊主编朱寿桐教授到西安主讲“贾平凹”
封三 黄子平教授莅临汕头大学讲学